来源:作者:点击:
2015年《法治蓝皮书》发布 中国网3月18日讯 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15年《法治蓝皮书》指出,2014年,立法机关共有10部立法草案公开征集意见,《行政诉讼法》的修正案草案更是两度征集意见。2015年,着力于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机制,克服部门立法,防止“拍脑袋”立法,仍是立法机关的重要课题。 法治蓝皮书指出,中国的立法活动活跃,制定新法、修改旧法,谋划立法体制变革,提升立法质量,积极为深化改革提供法律依据。 法治蓝皮书指出,2014年,《行政诉讼法》《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对中国法治进程极为重要的法律,完成了修改工作,或者启动了修改进程。 >>>详细 <法治蓝皮书>:权力清单制度仍有较大改进空间 2014年权力清单制度建设采取多种举措,地方政府通过政策试验的方式,开展了诸多具有地方试验色彩的制度创新,譬如“一库四平台”制度、权力清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权力清单“三报三审”程序以及权力清单动态调整机制等。 >>>详细 社科院2015年《法治蓝皮书》:教育法制体系初步建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今天发布2015年《法治蓝皮书》。蓝皮书指出,中国教育领域从单纯的国家行政管理逐步走向教育行政法制,又进一步向教育法治建设道路过渡,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教育法制体系初步建立,但教育公平有待加强。 >>>详细 《法治蓝皮书》:中国新环保法对环境保护作用值得期待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今日联合发布的2015年《法治蓝皮书》指出,新《环保法》将十八以来国家倡导的“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第一次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加以确立,奠定了新环保法环境基本法的基础地位。 >>>详细 《法治蓝皮书》:2014年中国取消下放行政审批247项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今天发布2015年《法治蓝皮书》。蓝皮书指出,中国教育领域从单纯的国家行政管理逐步走向教育行政法制,又进一步向教育法治建设道路过渡,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教育法制体系初步建立,但教育公平有待加强。 >>>详细 法治蓝皮书发布 建议向社会公开贪腐财物去向 3月18日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发布了《法治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在《2014年中国法治状况与2015年发展趋势》一文中,专章描述了2014年的反腐败成果,并预测2015年反腐败工作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查处各类贪污腐化案件的力度不会减弱。 蓝皮书建议,有关部门在查处案件过程中,及时向社会公开案件查处进程,同时,还有必要向全社会公开贪腐案件查扣财物的查抄、流向、处置等情况,避免出现糊涂账现象。同时,可以考虑将没收的部分财物投入社保、民生领域,让社会共享反腐败斗争成果。 打破“刑不上大夫” 与人们普遍担心的过去反腐败“一阵风”“走过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4年中国的反腐败力度不减、强度反增,反腐败成为中国廉政法治的新常态。 国家查办了一批大案要案,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一批曾经位高权重的人员因涉嫌违法违纪被查处,彰显了国家对腐败案件的零容忍态度,打破了一些人“刑不上大夫”的幻想。 不仅如此,国家对于那些处级以下干部的腐败问题也毫不留情,一些小官大贪案件相继被查处。根据中纪委的信息,被直接披露姓名的腐败官员达637人,全国31个省份均有“老虎”落马,湖北、山西、广东居前三位。 此外,八项规定执行力度有增无减,有关部门不定期地公布违反规定的情况,及时处理违反八项规定的人和事件,这些举措非常符合公众的心理需求,大大提升了民众对党和国家的信心。 >>>详细 中国首部区域法治蓝皮书 四川法治蓝皮书发布 3月18日,《四川法治蓝皮书·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2015)》(以下简称蓝皮书)在北京发布。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与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推出的我国首部区域法治蓝皮书。 蓝皮书分为总报告、法治指数报告、人大制度、法治政府、公正司法、廉政法治、普法宣传、基层社会治理、民族法治等九个部分,从人大制度、法治政府、社会法治、民族法治等方面,较为全面地总结了近年来特别是2014年以来四川的法治探索成效。 其中,总报告就四川省各地区、各部门推进法治的改革措施进行了总结提炼,就其发展进行了展望预测。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蓝皮书提出“应当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执法、政府信息公开等方面取得成效的基础上,不断向纵深迈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在司法公正方面,蓝皮书建议“四川应当进一步推进司法公开,立足于司法为民,推广并规范法律‘一站式’诉讼服务、检察院综合性受理接待中心等窗口建设”;在普法方面,蓝皮书建议“四川的普法,应当与严格执法、全民守法相结合,使得法律规范既体现为理念意识,又落实为行为规范,并被法律责任机制保障”。 >>>详细 从法治蓝皮书看法治进步的刻度 3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在京召开中国法治发展与展望研讨会,并发布《法治蓝皮书(2015)》(以下简称蓝皮书)。2014年,国家反腐败的力度和强度持续加大,成效显著,赢得了民众的普遍认同,成为我国法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亮点。蓝皮书还指出,在去年的一年中,也出现网络犯罪多发、未成年人犯罪趋向低龄化等特点。 我国的法治事业宏大繁复,法治建设气象万千,特别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法治不仅成为社会共识,法治进步的刻度更是清晰可见,为人所欣喜。蓝皮书不可能反映法制建设的所有成就,也不可能点出所存在的问题,但它内容的充实与精湛,确为我们了解一个行进中的法治建设提供了精彩篇章。 通过蓝皮书,我们清楚地看到,国民对法治越来越推崇,对反腐越来越称道。其背景是,2014年国家查办了一批大案要案,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一批曾经位高权重的人员因涉嫌违法违纪被查处,打破了一些人“刑不上大夫”的幻想;不仅打掉“大老虎”,也拍落“小苍蝇”,八项规定执行力度有增无减,让公众从反腐中受益良多。 >>>详细 法治蓝皮书:裁判文书公开仍诸多障碍 蓝皮书分报告中国司法透明度指数报告(2014)指出,2014年,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推动下,各地裁判文书上网的数量激增,然而与不上网的数量相比,还是无法体现司法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的精神。 >>>详细 “猎狐2014”被写入2015年《法治蓝皮书》 3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2015年《法治蓝皮书》。法治蓝皮书指出,2014年中国的反腐败力度不减、强度反增,持续的标本兼治成为中国廉政法治的新常态。 >>>详细 专题策划:张海波
《法治蓝皮书》看点
相关评论
相关新闻
《法治蓝皮书》:中国海事司法公开更注重制度建设
地方法治建设成效显著 需突围固化利益格局
《法治蓝皮书》:2015年中国将反腐败进行到底
《法治蓝皮书》:2015中国将改革刑事诉讼制度
相关专题:2014年《法治蓝皮书》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