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7月22日, 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志杰以《守初心 担使命 推动创新成为两江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为题,结合个人理论学习谈认识谈体会,结合走访调研谈差距找对策,为两江新区党员干部作了一场生动详实的专题党课。
李倩 摄
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顺主持会议。市委巡回指导一组副组长、荣昌区委副书记黄晏,市委巡回指导一组成员、市纪委驻市司法局纪检监察组副组长蒋孟轩,两江新区委领导秦淑斌、周建明、郭坚,七大集团及重点二级子公司主要负责人,各街道党政正职领导,委机关部门正副职领导,规划分局、国土分局、土储中心、创新中心、知识产权中心正职领导以及王志杰同志所在的科技创新支部全体党员100余人参加会议。
王志杰在讲授党课时讲到,通过理论学习和走访调研,不仅加深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认识和理解,加深了对初心和使命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了对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重要性以及两江新区使命担当的认识和理解。两江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要围绕中央和市委对新区的定位和要求,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领各项工作,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为一域争光,为全局添彩。要更加注重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成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先行示范区;更加注重开放带动,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引领性开放平台;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培育集聚高端高新产业,让创新成为新动能;更加注重改革推动,开展首创性、差异化的改革探索;更加注重对标世界顶尖水平,不断提升产业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更加注重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品质,建设国际化、智能化、绿色化、人文化现代化城市。具体而言,两江新区要在重庆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打头阵、作先锋”,成为重庆发挥“三个作用”先行区示范区,就要站在“三个作用”联结的三大国家战略去思考谋划,要深刻理解领会重庆“四大优势”,挖掘和彰显两江新区的优势,要站在未来将要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成渝城市群一体化”来思考谋划两江新区的作用和作为,要立足“陆海新通道”、中新互联互通、自贸试验区等国家战略谋划开放路径,要立足建设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谋划创新举措,要立足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带头开放带动开放,深化国际合作。总之,要以更高站位、更大战略谋划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和全市“十四五”规划。
王志杰与大家一道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的重要论述。他说,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特质,也是中国共产党制胜的法宝,更是中国从世界创新成果的学习者成为引领者的一条成功经验,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论述,完整准确地把握其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从思想行动上深化认识、武装头脑、推动工作。近年来,两江新区紧紧围绕国务院赋予的长江上游创新中心战略定位,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双创示范基地,不断探索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已初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创业生态,经济提质增效的内生动力稳步增强,但依旧存在创新资源要素集聚不够,创新驱动后劲乏力;传统产业创新能力不强,多处于价值链低端;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但总量对经济支撑力较弱;企业融通发展能力不足,协同机制亟需健全;创新创业创造氛围不浓,创新生态有待改善等不足。
王志杰表示,两江新区要认真学习领会市委对两江新区创新驱动发展作出的系列指示要求,充分发挥两江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战场优势,把后发差距当成努力空间,坚定信心,化压力为动力,学习借鉴深圳、成都、杭州等各地的先进经验,把主题教育的成效转化为推动解决问题、推动创新发展培育新动能的成效,培育优化创新生态、创业生态、产业生态、宜居生态、金融生态、制度生态。要着力在开放式协同创新、柔性汇聚创新资源上下功夫,高标准建设两江协同创新区,构建“政产学研资用”开放式协同创新体系。要着力在培育壮大创新市场主体、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上下功夫,扭住深化供给侧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加快构建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一手抓研发创新、一手抓补链成群,培育壮大“芯屏器核网”智能产业全产业链,强化“招商引资是新区发展‘生命线’”的理念,主动敲门招商,精准招商。要着力在完善创新创业生态、集聚创新型人才和团队上下功夫,打造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礼嘉智慧生态城、两江协同创新区三大创新平台,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氛围,打响“智汇两江”品牌,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要着力在完善科技金融服务、助力创新型企业成长上下功夫,逐步扩大产业发展基金规模,探索有效运作机制,进一步扩大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建立和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科技企业信用体系。要着力在推动产城景融合绿色协调、建设国际化品质化科技产业新城上下功夫,做到产城景“三融合”,梳理山水本底,努力做到“两融入”,也就是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规划建设、把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街区,要将“产—城—人”理念转变为“人—城—产”,体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哲学;变城市里的公园为公园里的城市,将城市放在自然中,体现道法自然的城市美学。要着力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上下功夫,通过探索科技成果科学评估和市场定价机制、探索深化股权激励改革等多种途径,激发创新创业活动。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