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治在线_中国法治在线网 > 专题

“淨土行動”成效初顯專題研討會走進山東威海

时间:2019-08-09 11:04

来源:作者:点击:

“淨土行動”成效初顯專題研討會走進山東威海

“淨土行動,壤動中國”技術交流座談會。

人民網威海8月6日電 為推動“淨土行動”落地實施,進一步做好腐植酸肥料應用試驗示范工作,2019年8月4日-5日在山東省威海市召開專題研討會。該活動由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主辦,北京澳佳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悅多果業有限公司承辦。

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相關負責人及來自廣西、甘肅、吉林、山東等參與2019-2020年度腐植酸肥料應用試驗的省、縣兩級土肥站負責人參加會議。會上,大家就澳佳生態腐植酸類產品及應用介紹、各地試驗方案等展開交流討論,探討如何加快改良修復問題土壤,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探路。

期間,各土肥站相關負責人達成一致,表示將腐植酸在當地選點進行推廣實驗,把腐植酸肥料在當地主導種植品種的數據,對土壤改良的功效等信息進行匯總,為下一步肥料對耕地的持續影響積累數據。

“淨土行動”成效初顯專題研討會走進山東威海

西洋參種植戶劉冰(左一)正在向研討會成員一行介紹腐殖酸功能肥帶來的成效。

盛夏的雨后,在威海市文登區,成片的西洋參進入快速生長期,長勢喜人。西洋參種植大戶劉冰每天都會到田間走一走,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他在田裡全面試驗了一種新的科技手段——澳佳腐殖酸。“一般來說,西洋參成長期為3年,以前土壤板結嚴重,現在土壤很疏鬆,病虫害也少了。根據20多年的種植經驗,預計今年有望每畝增產五六百斤,周邊很多種植戶都來參觀學習。”劉冰向前來實地探訪試驗成果的研討會成員一行介紹說。

山東威海被譽為全世界最適合西洋參生長的地方,素有“中國西洋參之都”的美譽,是我國最大的西洋參主產區,總產量佔全國60%,佔世界超20%。然而,近年隨著產業迅速壯大,西洋參種植中的諸多技術瓶頸和難題日益凸顯,並成為影響種植戶收益、抑制產業健康發展的重大障礙。

土生萬物,地發千祥。事實上,劉冰的西洋參基地屬於山東省耕地土壤保護科技示范田項目之一,而從全國來看,針對土壤保護更大的動作早已展開。

據統計,我國40%以上耕地土壤面臨基礎地力后勁不足、養分失衡、生態功能變差、污染日益加劇等4個主要問題,還存在突出的區域性質量整體退化問題,尤其是設施農業保護地尤為嚴重。

據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副主任李榮介紹,中心2017年提出“淨土行動”概念,目前進入落地實施階段。該行動主要是針對設施農業等土壤連作障礙問題突出的情況,加快修復治理,淨化產地環境,以健康土壤生產最優質的農產品,提升農產品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淨土行動”成效初顯專題研討會走進山東威海

座談會上,大家針對土壤保護以及腐殖酸的全國推廣應用各抒己見。

自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提出“淨土行動”后,一系列針對土壤保護的探索實踐接連不斷。今年5月,“淨土行動 壤動中國”主題大會在山東濟南召開。會上,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與北京澳佳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三方戰略合作協議。這種建立政府主導、市場驅動、企業擔責、公眾參與的土壤保護體系,為建設經濟強國、生態文明、鄉村振興提供有力保障。

“土壤處於‘亞健康’狀態,自然長不出好作物。”作為“淨土行動”社會力量代表,澳佳生態董事長馮廣祥說,中國農業經過高速發展,特別是經濟作物區高強度種植,土壤出現很多問題。耕保中心提出“淨土行動”就是為了解決農業最棘手的土壤問題,同時也為農資行業指明了產品和技術的攻堅方向。“我們在全國重點經濟作物區開展了大量試驗示范推廣,首批選取了5省8縣,在數十種特色作物上進行應用試驗,目前來看,成效還是不錯的,尤其是腐殖酸技術的應用,能夠重構土壤生態,抑制病害滋生,保持土壤生產能力,為農民增產增收助力。 ”

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處處長李建兵表示,我國耕地土壤復雜多樣,“淨土行動”將以問題為導向,做好細致、長期的跟蹤研究,適時開展示范推廣,逐步探索綜合解決方案。(孫林)

(責編:劉穎婕、胡洪林)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
中国法治在线Copyright © 2002-2019 中国法治在线 版权所有
邮箱:26222935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