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治在线_中国法治在线网 > 舆情

评论:以求真务实态度正视负面舆情

时间:2020-08-03 03:30

来源:作者:点击:

  “正面舆情是鼓励、是鞭策;负面舆情是监督、是促进,有利于我们发现不足、改进工作。”近日,“山东新任省长李干杰公开回应负面舆情”的新闻让山东又一次成为网络热点,但这一次,收获的是赞誉之声。

  近段时间以来,山东成为舆情高发地,多起舆情事件对山东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对此,山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追责纠偏,不断改进。在这样的情境之下,山东省省长李干杰在媒体见面会上,公开回应记者关于山东近期负面舆情的提问,坦言负面舆情是对山东的督促,有利于保持清醒、发现问题、推动发展。表明将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进一步推进政府工作公开透明,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交流。此外,他也呼吁社会各界能够对山东发展现状给予客观、全面的评价。

  “有问题并不可怕,有问题是正常的,每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就意味着一次进步。”不回避、不遮掩、不护短,这样直面问题、敢于担当的回答,让全国人民看到了省长的态度,也看到了山东的气度。有媒体称李干杰省长的回应“实践和示范了其如何直面舆论的正确姿势”“堪称一堂领导干部的舆情现场课“。

  舆论监督不是洪水猛兽,面对批评性的声音,端正态度,胸怀气度,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检查,挖掘根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把问题当作工作优化与作风改进的鞭策与动力,当作推动社会进步的健康力量。有评论说的很好:真正扭转山东形象的,是放下成见、正视差距、面对不足,虚心听取外界的批评,学习别人的长处。作为全国经济第三的省份,山东有这样的从容和自信,也有这样的勇气与担当。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处理舆情事件的能力有所提高,但对待舆情特别是负面舆情理解偏差、应对失误的情况依然时有发生。有的地方怕出负面舆情,遇事先想着“捂盖子”,舆情出现后担心言多必失,不配合采访,或者一问三不知,企图蒙混过关,甚至滥用权力予以干涉、阻扰……事实证明,没有不透风的墙,纸包不住火,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高度透明,诚如李干杰省长所说“大事瞒不住、小事不用瞒;大事躲不开、小事不用躲”。逃避推诿解决不了问题,并且这样的态度和做法很可能引发次生舆情,酿成更大的信任危机。

  其实,工作中出了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深刻清醒地正视问题,不能主动灵活地化解矛盾,不能求真务实地改进作风。负面舆情是危机,但处理得当,也能危中寻机,困中破局。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受损的地方形象,在短时间内得到彻底、有力的修复和重塑。

  正视负面舆情,欢迎舆论监督,是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应有的媒体素养,也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一个地方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有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以积极的行动去化解,才能将网上“最大变量”变成“最大正能量”,让地方发展少走弯路,更有质量。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
中国法治在线Copyright © 2002-2019 中国法治在线 版权所有
邮箱:26222935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