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今年以来,高淳区纪委监委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思路,聚焦“基层警示、文化融合、群众引导”建设,充分挖掘廉政宣传教育的群众意义,强化群众工作的引领力,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群众支撑。
“靶向”教育,突出警示案例的“乡村色彩”
11月23日上午9点,在高淳区人民法院庭审现场,原高淳区农业局大荆山林场党支部委员、副场长、出纳会计王某某涉嫌挪用公款一案正式开庭审理。
早上8点30分不到,高淳区人民法院六楼大会议室已经座无虚席。来自各镇(街)涉农站办所负责人及相关部门中层正职约100余人参加了这场特殊的警示教育课。
“我们是离群众最近的党员干部,涉农腐败直接危害群众利益,‘啃食’群众信任感,严重影响党委政府公信力……”走出会场,不少工作在涉农岗位上的党员干部深有感触,表示要以案为鉴、严于利己,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民为本、为民牟利,切实提高党在群众心里的地位。
这种“接地气”的警示教育对于高淳区每位党员干部来说并不陌生,今年以来,高淳区纪委监委深入践行群众路线,充分发挥职务犯罪案件的警示意义,组织党员干部走进庭审现场,以“面对面”的方式触动人心,绷紧基层干部纪律之“弦”;同时,坚持以点带面、层层传导,要求各基层单位将警示教育与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相结合,以案明纪,确保“警声”覆盖基层末梢。
“基层警示教育是走好群众路线的重要保障。突显警示教育的‘乡村色彩’,有助于画好乡村振兴的‘蓝图’。”高淳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文化融合,延伸廉政文化的“基层触角”
“执法以廉为本,做人重在以诚……”在高淳区淳溪街道甘村社区,一幅幅廉政主题墙绘引来村民驻足观看,一句句廉洁警句诠释着廉政建设新思想。
为让廉洁文化从党内走进群众、从文字印入生活,今年来,高淳区纪委监委全面开展廉政文化载体建设,重点搜集腐败案例、廉言警句等身边素材,以公益广告、楼道文化、文艺活动等方式向群众传达党对廉政建设的态度,表明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并与文化单位合作,深刻挖掘高淳民间优秀传统家规家训,编纂发放《淳风古训 勤廉传家》书籍,融合本地廉洁文化,将“小家事”变“大家风”。
“作为普通老百姓,以前觉得廉政知识太抽象、难理解,现在看了这些漫画、事例,慢慢能理解党的想法和思路了。”在高淳区淳溪街道南漪社区,驻足欣赏墙绘的群众感慨道。
“文化就是感染力,必须以文化促变化,增强‘树清风立正风’的群众认同。加强廉洁文化载体建设,旨在借助载体的亲和力来诠释廉政建设的群众内涵,从而提高群众的廉洁认同。”高淳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宣传引导,拓宽廉政建设的“群众渠道”
“法庭里的廉洁教育课、收到这些东西就违反规律了、高淳区纪委通报两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一条条讯息借着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将发生在群众周围的廉政动态推送给大家。
为了做好廉政文化宣传工作,拓宽廉政基层传播广度,今年以来,高淳区纪委监委不断强化网络宣传工作,借助“慢城清风”微信公众号,对队伍建设、党纪法规、案件警示等廉政讯息向基层宣传推广。同时结合高淳当地家风家训,开设“淳风家训”专栏,向网民推送蒋山何氏、淳南李氏等廉洁家风,用好家风涵养好作风;结合身边案例,开设“典型案例”专栏,对基层贪腐、涉农腐败案例进行解读,让群众感受到身边的“反腐斗争”。
“以前觉得腐败离我们很远,现在发现就在我们身边,直接影响了我们老百姓的利益,能感觉到党的决心很大,反腐就在我们身边。”一名群众在微信上留言。
此外,高淳区纪委监委在各基层单位设立信息点,定时定量上报基层讯息,将身边案例与党规条例相结合,聚“小段落”成“大文章”,提高讯息可读性,让消息“接地气”。(周聪)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