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治在线_中国法治在线网 > 舆情

【舆情点评】

时间:2018-05-11 18:03

来源:作者:点击:


  出行有网约车、共享单车,甚至还有共享汽车;吃饭有众多外卖;家政服务有河狸家、e袋洗等共享服务;甚至还有随叫随到的上门美甲、上门按摩……共享经济正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然而,新业态的出现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骑共享单车发生意外找谁赔偿?共享服务从业者的资质和服务质量谁来保证?进入共享平台的相关资金如何保障……共享经济已经对现行法律法规提出了挑战,不仅立法滞后导致乱象丛生,新模式的出现也令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捉襟见肘。(4月30日《法制日报》)

  点评:

  发展日新月异,法律监管却相对滞后,共享经济呼唤“共享法律”。

  五一节,劳动者的节日。与此同时,一种“机器人劳动者”正日益引发社会关注。工信部官网显示:浙江率先推进“机器换人”,计划自2013年起5年间,每年实施5000个“机器换人”项目,实现5000亿元“机器换人”投资。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凌云称该项目至2015年已累计减少普通劳动工人近200万人;安徽正抓紧推进“‘机器换人’十百千工程”;广东、山东等地则都在自身比较具备优势的产业领域大力推动“机器换人”,已有不少人工岗位被机器人劳动力替代。(5月2日《北京晨报》)

  点评:

  “机器换人”消息在五一节里挺轰动,期待、欢喜、担忧、悲观之情溢于网上。

  “现在早就不做半份菜了。”在海南省海口市白龙路的一家餐馆,面对记者提出的点半份菜的要求,店家如是回应。自2013年全国开展“光盘行动”以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倡议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但如今,曾经风行一时的半份菜越来越难见踪影。“尤其是节假日期间,在外吃饭多,又不方便打包,特别怀念半份菜。”一位顾客感叹。(4月30日《人民日报》)

  点评: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反弹回潮,消费者点“半份菜”或许不难,可也需要商家全力支持才是!

  4月16日,来京旅游的张娟和家人以每人80元的价格,在天坛南门某旅行社报名长城一日游。一路遭遇言语洗脑、二次消费后,她在一间导游明确交代“无需购物”的玉器店,刷了近1万元。4月23日,记者通过前门某旅行社参团长城一日游,费用100元。在这趟约大半天的旅程中,记者所遭遇的经历与张娟讲述的几乎一样,导游、“风水先生”“书画家”“富二代”等人轮番上场,用一个又一个骗局慢慢掏干游客的钱包。(4月28日《新京报》)

  点评: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远离“廉价一日游”,防范类似骗局的一再发生。

  “有时听到门里,厕纸卷筒的声音刷刷地响,不晓得扯了多少纸。”成都市人民公园清洁工李大姐说,因制止游客浪费厕纸的不文明现象,她多次遭受游客白眼,对此她感到无奈。从今年4月1日开始,成都市人民公园为园区内公厕全部配备了洗手液、擦手纸和烘干机,并免费给每个蹲位提供厕纸。然而部分游客浪费和“顺”走厕纸的现象,已经成为园区遭遇的首要尴尬,园区更是创下了7天消耗1500卷厕纸的尴尬“纪录”。(4月17日央广网)

  点评:

  小小厕纸事不小,游客过度将公用资源据为己有的行为折射出人品大问题。

  37频道的酒品广告,43频道的书画广告,54频道的航空航天纪念品……这些深夜12点才开始的购物广告,75岁的秦大爷一看就是一个通宵,说是方便第二天下单购物。作为每个月都要收快递的“购物狂”,秦大爷存下的15万元,不到1年就被各类保健品、白酒、字画和纪念币消耗殆尽。而他所期待的让藏品大涨的拍卖却一直没有进行。(4月18日《成都商报》)

  点评:

  继保健品骗局后,老年人再次成为电视购物骗局的受害者。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
中国法治在线Copyright © 2002-2019 中国法治在线 版权所有
邮箱:26222935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