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当舆情日益成为一种产业,就会有各种套路出现,这些套路可以成为产品,成为教材,那些兜售舆情服务的人赚得盘满钵满,但是这些套路不可能解决问题,甚至会像大海林林管局一样,成为新的问题。
文丨凤凰网评论部
近期亚布力事件、雪乡负面舆情持续发酵,一篇《雪乡的雪白再也掩盖不掉纯黑的人心!别再去雪乡了》让雪乡成为这个冬天景区宰客的代名词。
而黑龙江大海林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在开会的时候却指出,“要将舆情防控摆在第一位对待,要认真总结好此次舆情处置的经验教训,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到位,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就这个句子来理解,第一时间发现的“问题”,不是宰客,而是宰客行为被揭发;第一时间处置,处置的不是宰客行为,而是舆情;要防止的“类似事件”,也是“做了坏事被揭发”。就这个回应来看,人们有理由相信雪乡以后还会宰客,而且被宰了后你还投诉无门,因为舆情应对已经提档升级了。那么,谁还敢再去雪乡旅游?
这两年,有关“东北沦陷”的各种段子也很多,东北作为曾经的重工业基地,如今已成为了“破落户”。大海林林管局的回应,则呈现出了另一种形象:以一本正经的严肃强调,暴露了自己在处理现代舆情过程中的落后与低劣。
这种低劣的处理方式却并不是自主产生的,而是向外部学习的结果。仅就本文引用的这一句话来看,其语态的客观冷静背后,其实是一种标准的政务文风。很有可能,大海林林管局负责宣传的同志,还参加过类似的舆情培训呢。“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到位”这样的套话,就像教科书里出来的一样。
现代舆情已日益发展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产业,舆情成为一门学问。从各媒体机构的舆情研究室,到各种以大数据为特征的舆情监控、分析,不管是企业和政府,应对舆情的能力都大大提升,他们可以有自己的“公关人员”,也可以从相关公司购买服务。
大海林林管局则处在舆情生态末梢。他们貌似掌握了一整套行话,但是却没有意识到真正的问题所在。从这个角度看,他们是舆情课堂里的笨学生,甚至笨得有些憨厚。他们还没掌握最新的应对技巧,比如表示“非常痛心”,先处理一两个无关紧要的责任人,表态重塑雪乡形象等等。
但是,不管多高明的舆情应对,本质上都是一种话语策略。问题的真正解决,从来不会像应对舆情或者开一个高度表演性的发布会那么容易。前两年的三亚宰客、青岛天价虾事件都说明了这一点。当一个地方的服务业成为全国关注的“舆情”,往往在整体上已经堕落到了一定程度。
表态是容易的,查处和罚款也容易,但是要真正扭转已经定型的舆论形象,则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这些工作,往往都不能转化为年终总结中的成绩,因此很少有人会真正认真对待。
大海林林管局应对舆情的笨拙,除了反应雪乡的管理低劣之外,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国内舆情业的困境:当舆情日益成为一种产业,就会有各种套路出现,这些套路可以成为产品,成为教材,那些兜售舆情服务的人赚得盘满钵满,但是这些套路不可能解决问题,甚至会像大海林林管局一样,成为新的问题。
(凤凰网评论原创出品,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