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光泽止马供电所服务“三农”的故事
当不少农村用电仍无法完全摆脱跳闸、停电困扰时,光泽县止马镇的10个村、102个自然村的4942户、1.7万人,早在2013年就结束“常停电”的闹心日子了。
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属光泽县供电公司,止马的供电状况为何能如此之好?7月3日,所长伍兆波总结了一句话:与其干等,不如苦干。
跳闸停电原因主要在自然界和线路两个方面。刮风、冰冻造成树木、毛竹倒压导线和配电台区过大、供电半径过长、线径太小而力所不及等。尽管有多次农改和提级,但囿于财力、物力和人力,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就有“先后”和“轻重缓急”之分,就有“等待”和“争取”之别。“等待”可坐等阳光普照,“争取”则是自找苦吃。所里就那么12个人,本来分五年十年做成的事,你偏要两三年做完,就得苦干、拼着干。
止马供电所就这么干。以干赢助,用3年时间新建35kV亲睦变电站一座、新建和改造10kV配电配网线路30.5km,新增和改造配变台区新建41台,新建和改造0.4kV线路新建88.8km等提高供电稳定性。同时加大科技投入,通过对负荷管理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线路无线故障定位监测系统、用电信息系统提升配网的科学水平,结合线路建设和改造,采用新型直埋式接地体、线路间隙式避雷、线路防覆冰灾等差异化设计等,提升配电设备防御自然灾害水平。
新建或改造供电设施,远不比请客吃饭给酒店和客人打个电话那么简单。前期勘察摸底,台区位置布点分析不说,仅立项申报就得提前半年至一年。然而,镇、村的道路、农田等基础设施和中心村、美丽乡村建设等,往往是“不见孕期,只见临产期”,一动工不是要移电杆就是新装线路,“电力先行”,既不能让农建项目干等,又不能干等申报批复再干,而要当支持“三农”工作的“及时雨”,怎么办?
止马供电所的办法是:不等镇村找上门,提前谋划,不等申报批复,先干。如止马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当时镇区才2000多人口,供电所就提前介入谋划。按4000人口的规模和城镇化的要求布台区、线路,项目一立项正好赶上改革试点项目动工前期。去年止马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上头要求34户贫困户年底都要入住。时间紧、任务重,他们就边申报立项边按项目要求规划标准先施工,组织党员先锋突击队加班加点,过年前几天34户贫困户入住,电力设施已提前接入户,而项目立项申报刚批下来。
自己不干等,是让农村的发展不会有“电力慢半拍”而留下的抱怨;不让农民干等,则是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自己该怎么做。对1000元以下的小项目,如烤烟、烘茶和村民自建房需移杆、改段线等需求,虽不需立项申报,但按程序需先由生产副所长带人先去勘察、确定方案,然后回所向所长汇报,领取材料后经相关人签字,才能进行施工,3个工作日,算是很快的了。
但在止马供电所只有缩短时间,很少等满时间段的。伍兆波说,只要用户的诉求是合理的,都可快办。都一个所的事,走程序还不就叫下人的事,你办完叫他来,只要中间不出现等待,无缝对接,不就快起来了。他举了一个例子:今年元宵那天,水口村张德水反映,有根电杆立在他家门口,车辆进出几次险碰电杆很危险,建议把电杆移边一点。所里当即派人去勘察,次日就派人把电杆移好了。
自己主动作为“不等待”;把难事忙事揽给自己,不让用户“等待”。止马供电所正是靠这种精神赢得国网四星级单位和用户零投诉的。
采访感言:为“不等,要干”点赞
对部门、企业而言,程序也是规矩,没规矩则难成方圆。然而,在走程序面前则可显出两种迥然的态度。
一种是不顾发展大局,不见“文件”不作为,且有充分的理由等待。另一种是,迟早要做的事,“文件”不到先作为,等不起。
等待,就被动、就机械,就有很多理由。多少好事因为等待而流走。要苦干,就主动、就机动,就有许多不等的办法,就有许多好事在干中成就。
为止马供电所的“与其干等,不如苦干”的精神点赞!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