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南溪山医院肝胆外科邓伟主任等医生正在为患者实施微波消融微创手术。医院供图
3月7日,自治区南溪山医院肝胆外科成功为三名小肝癌病人实施了微波消融治疗,这项微创技术的成功运用,不仅顺利将患者肝部的肿瘤消除,而且使患者大大减少了传统外科手术带来的痛苦,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点赞。
据悉,此次在南溪山医院接受微波消融治疗的三例患者分别为:来自全州县的老蒋,他71岁,今年突然出现全身皮肤巩膜黄染,磁共振检查发现左肝肿瘤直径约2.5cm,肝功能储备检查不宜做肝切除手术;第二例是来自阳朔县的小梁,他今年才28岁,自小有乙肝,最近体检发现左肝肿瘤直径1cm;第三例是来自桂林市象山区的老罗,他52岁,有长期的肝硬化病史,今年磁共振密散成像和B超检查,发现肝脏右后叶肿瘤0.7cm。三人均是近期到南溪山医院肝胆外科就诊时发现的早期肝肿瘤患者。该科主任邓伟博士对他们的病情十分关注,并对他们进行随访。邓伟和其他医生分析后认为,老蒋不宜外科手术,老罗和小梁的肿瘤小,手术切除则创伤大,恢复慢。随后,邓伟组织肝胆胰脾外科和医院介入超声室的黄家林医生反复讨论,并对患者进行详细的B超检查,认为可以为他们实施超声引导下的微波消融术治疗肿瘤。
邓伟和其他医生讨论拟定了肿瘤完全消融的治疗方案,并一改以前局部麻醉的方式,与麻醉科合作,在静脉麻醉下进行,让患者在术中没有疼痛和不适,更显治疗的人性化。3月7日,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邓伟主任带领肝胆胰脾外科团队和介入超声室合作,顺利完成了三个病人的微波消融治疗,人均手术时间约30分钟,患者的肿瘤完全消融达到与手术切除相同的效果。目前,三名患者肝功能没有异常,可以正常饮食,下床活动,恢复几天后就可出院。
邓伟介绍,对付肝癌最彻底的方式就是根治性切除或肝移植,但由于不少肝癌患者在确诊时因肝功能失代偿不能耐受手术、肿瘤部位不佳、肿瘤多中心发生以及早期播散和转移、肿瘤术后复发等原因,无法接受外科手术。据统计,仅有约20%的患者能获得手术根治的机会,大多患者只能采取非手术治疗。射频消融技术应运而生,为无法获得手术根治机会的肝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式。
“微波消融就是将一根特制的微波针,经皮穿刺到肿瘤中心区域,在微波针的某一点上含有一个1毫米大小的‘微型微波炉’,由它释放的微波磁场可以使周围的分子高速旋转运动并摩擦升温,从而使组织凝固、脱水坏死,达到治疗的目的”,邓伟说。射频消融治疗作为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因其具有疗效突出、创伤小、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和安全性高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目前该技术已广泛用于治疗包括原发性肝癌在内的全身多种实体器官肿瘤,发挥了根治性灭活肿瘤、减少肿瘤负荷及止痛等作用。
邓伟介绍,早期发现的3cm以内的肝脏肿瘤或者术后复发的小肝癌,超声检查有合适的穿刺入路,可以采用微创的微波消融治疗,小针藏着大爱,这样避免了创伤大的开腹手术,术后康复快,真正达到了微创和术后的加速康复。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