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今年2月28日,南京市中招政策调整方案终于尘埃落地,虽然学科特长生等具体政策尚在酝酿中,但社会和家长们对于从去年中招结束后就开始呼之欲出的新中招政策仍高度关注。政策条文虽明明白白;但如何理解政策、怎么填报志愿,对于专业知识缺乏的家长来说,仍需专家进行解读。近期,媒体对中招专家九中张恒柱校长进行了专访。
“张校谈中招”上集:2018中招政策的利好与风险
七大新特点、两大利好、三大潜在风险、五条应对之策,这是张校长对今年中招政策变化的解读——
小编特别提醒:
上图是张校长在接受专访时,概括出来的今年中招在新政策实施后家长需要高度关注的主要特点,大部分是今年的新变化,也有前面已经开始实施,但政策实施的效应还在释放中。
两大利好
对于今年的中招政策调整,张校长高度肯定,他说今年新的招生政策就是针对现行政策的不足进行调整的,其目的就是最大限度保障考生利益,对学生的利好主要在于:
1、有利于学生选择适合学校
江苏省教育厅葛道凯厅长到江苏后大力倡导“适合的教育”:对学生和家长来说,就是选择“适合的学校”,适合的学校就是最好的学校。张校长在业界曾给学校划分过几个类型,如自主发展型高中、县中模式、城市高中模式等等,这些类型并无优劣之分,每个孩子特点不同,只有到和他本人特点最匹配的学校读书才最适合他的发展。今年政策为学生选择学校提供了比较好的保障,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最了解,可在近期对高中学校做些考察,综合考虑孩子特点、学校特色、家校距离远近等因素。只要用好今年市里制定的相应政策,既可有利于选择到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也不会有太大风险。
2、有利于降低滑档风险
今年首次实行平行志愿,不同批次虽有不同,但最低也有三个平行志愿,平行志愿的原则就是“成绩优先,遵循志愿”;因此,只要对各个学校的排位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同时,对自己的意愿又非常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填报得当,运用好“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策略,风险就会大大降低。当然,部分家长对自己孩子没有准确定位,对高中学校情况不熟悉,对政策不了解、不理解,又存在盲目追高和赌博心理、怕吃亏心理,或者太轻信别人,那么仍可能导致滑档。尤其是各校的临界点,仍存在一定风险。
家长填报的三大潜在风险
1、投机心理增加
尤其是学科竞赛特长生和平行志愿两个政策的叠加,会加剧家长们的投机心理,这从见分填报志愿后家长滑档人数可以看出。所以可以初步估计分数线最高的两所学校的学科竞赛特长生和科技特长生会有相当多的人填报(不少家长认为反正有平行志愿了,填报风险也减小了,不如去冲一冲分数线最高的学校,这种心理还是相当普遍的)。而这些学校的特长生考试难度一般会远大于中考,能招收的人数却有限,这样就会无形中增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的应考负担;处理不好的话,特长生既无法上相应学校,还有可能会影响中考。
2、滑档风险依然存在
滑档就是因为填报人数超过招生人数而导致的,平行志愿实施之后,会不会滑档主要是看同一批次的最后一个志愿能不能有效起到“防火墙”的作用。如选择不当,准备不足,依然会造成滑档现象;尤其是前三所学校之后的统招学生,每一个分数都有一两百名甚至更多,如果在填报时志愿没有梯度,很多人扎堆,仍然会面临滑档风险。
3、招生变数加大,学校或面临重新洗牌
平行志愿的实施,有可能出现学生简单看分数填报的现象,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录取人群的分数更加扁平化(分数段更加集中),使各校的排名有靠前的趋势;
第二年实施城郊互通、江北新区一体化,填报人数的变化,会使有些学校的排名发生一定的变化;
平行志愿之后家长总体焦虑的减少将会使家长对公办高中和民办高中的认识发生调整;
各区对家长填报影响的力度,各校近几年断档、滑档的存在,学科竞赛特长生的存在也会让家长在研判时产生判断困难和失误。
以上这些情况的存在,都会使今年的招生出现一定的变数,给招生带来不确定性,从而也会给家长带来一定的风险。
“张校谈中招”下集:如何应对今年中招政策的变化
小编整理了一下访谈的内容,具体来说,如何应对今年中招的新政策,张校给与了家长以下五条建议:
1、宁静致远,理智应对,别让手机偷走你的理智和孩子的梦想。
政策相对清楚透明,研究好政策、避免焦虑情绪的最好办法,是不加或少加入各种招生群,少跑各种招生咨询会;先吃透政策,形成自己对政策的基本判断。眼下最重要的就是了解政策,用心陪伴,让孩子全力冲刺中考,力争在中考中发挥正常,分数才是硬道理。
2、了解高中,尊重孩子,为孩子选择最适合其发展的学校。
不要把责任推给别人,最了解孩子的是家长,尊重孩子的特点和心性填报志愿,才能对孩子发展有好处。谨记:适合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学校,选对了门,才能走对路。
3、参照三年分数线,综合计算排名,给每所高中精确定位。
即便完全按照分数填报学校,也要综合各种因素,计算下各个学校的排名。家长们近段时间问得最多的是:这两年各所学校都有滑档和断档,我如何参照?张校建议家长们对各个学校的排名不要再盲目参照哪一年的分数线和排名,而要参照各个学校三年的情况和政策的变化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计算排名才更合理。
4、掌握填报基本策略,让三个志愿各显其能。
既要用好“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办法,又要填好每一个志愿:第一志愿是各个学校都要极力争取的,会有一些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忽视了这一条,就会导致进对了“大门”,而进不了“小门”;第二志愿一定要稳妥,要把它当作保底志愿来填报,因为平行志愿情况下,大家多会用第三志愿保底,因此第二志愿一定要合理拉开差距;第三志愿是要确保不能滑档,因此,要算好排名,适当后移,做到万无一失,因为在一分二三百人的情况下,第三志愿填报不好,难免要吃亏。
5、了解并回避好志愿填报风险点。
一是学生填报密集后,各所学校的分数线排名可能都会整体前移,而南外招生批次的调整、学科特长生零志愿录取等会导致高分学生挑选余地加大;
二是变数增加,要综合考虑排名、部分学校招生范围的调整、部分学校第三年实施城郊互通等因素,同时,平行志愿的实施带来的填报安全系数的增加对公办普通高中和民办高中的影响也会不一样的,这些都会对部分学校的分数线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是市里近年来就实行动态口令卡网上填报的方式以保证家长和孩子不受任何干扰自主填报志愿,但由于一些家长对政策理解不到位,影响和干扰孩子自主填报的情况时有发生,随着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宣传力度的加大,家长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干扰的减少也会对有些学校分数线产生一定影响。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