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治在线_中国法治在线网 > 评论

理解“存取款超10万需登记”的管理善意

时间:2020-07-04 03:33

来源:作者:点击:

理解“存取款超10万需登记”的管理善意

黎青 作

  □郝冬梅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0年7月1日起在河北省试点开展大额现金管理工作,补齐相关领域监管短板,规范大额现金使用,遏制利用大额现金进行违法犯罪,维护经济金融秩序。简单来说就是“存取款超10万需登记”。(7月1日《央视网》)

  实施严格管理的目的在于确保金融安全。有人可能觉得“我的钱”为何要让“你做主”?我想存多少就存多少,我想取多少就取多少,与你何干?这种理解实际上是“钻了牛角尖”的。存款自由,取款自由不假,但是“存取款超10万需登记”的做法,并非是要限制“存取自由”的,而是为了确保金融安全。

  现实生活里,尤其是最近这几年涉及的金融犯罪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比如,在存、取款的途中遭遇歹徒的,遇到骗子还“任性取款”的,参加所谓的理财和投资的,此类骗局多发。而“存取款超10万需登记”的制度,就在于将这些金融隐患降到最低。“存款注明来源”在于,杜绝“来源不明的财产”,比如骗子。“取款注明用途”则重点在于防范不法人员为市民设置的“诈骗陷阱”。

  有人也会担心,“取款10万需要登记”是不是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实际上,“花钱的方式”已经不止使用现金这一种方式了,票据、转账、网上、移动等支付方式很多且应用广泛,多元化支付方式已经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公众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绝大多数公众的日常现金使用量,都会低于规定的大额现金管理金额起点,因此并不会带来多大障碍。而且,即便“需要登记”,也不过是履行“安全义务”,只要登记了没有安全隐患就能够得到“取款满足”。

  当然,“存取款超10万需登记”的管理制度还是新生事物,起初应该会遇到一些“想不到的问题”。对于金融部门而言,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尽量将“可能给市民带来的麻烦”降到最低,不至于让“好规定”产生“副作用”。

  总体而言,“存取款超10万需登记”利大于弊,对“存取款超10万需登记”需要正确理解。

原标题:理解“存取款超10万需登记”的管理善意

值班主任:李欢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
中国法治在线Copyright © 2002-2019 中国法治在线 版权所有
邮箱:26222935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