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治在线_中国法治在线网 > 评论

美团点评频繁被曝强迫商家“二选一” 是管理漏洞还是业绩焦虑?

时间:2019-08-08 08:54

来源:作者:点击:

K图 03690_0

  近日,美团点评(3690.HK)又一次被曝出强迫商家“二选一”。有报道称,西安多名外卖商家爆料,美团点评要求他们签订独家协议,只能在美团销售外卖,否则会被做关店处理,或者是提高费率。针对此事,《商学院》记者向美团点评求证,截至发稿,对方并未回复。

  事实上,这不是美团点评第一次被曝出强迫商家“二选一”。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早在2018年3月,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举报,称美团点评运营主体“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涉嫌强制商家“二选一”,9月份对其进行立案调查,2019年3月对其作出罚款25万元的决定。

  时间倒退到2017年,美团点评因强制商户“二选一”曾被工商部门处罚,被列入2017浙江“红盾网剑”专项执法行动十大典型案例之一;同年6月金华市市场监管局对“美团网”限制竞争等违法行为作出处罚,合计罚没52.6万元。

  这也就意味着,美团点评强制商家“二选一”的行为,在经过多次被罚款之后依旧没有收敛。那么多次出现的这一行为,到底是美团点评分公司行为,还是集团层面行为?美团点评集团方面又是如何定义这一行为的?《商学院》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美团点评相关方面,但是截止到发稿前,并未收到任何回应。

  互联网分析师丁道师在接受《商学院》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行为首先要分清楚,是美团点评集团公司层面的行为还是分公司或者某些团队为了完成KPI而使用的一些非正常的竞争手段。

  事实上,不止是上述城市,在江苏扬州、广东东莞、重庆等城市,美团强制商户“二选一”的消息屡屡被媒体报道。丁道师认为,按照目前来看,应该是这些区域的相关负责人为了完成任务,作出了强迫商户“二选一”的行为。

  从目前的报道来看,这种强制商户“二选一”的行为,即使已经被工商部门定义为“不正当竞争”、被监管部门处罚,依然“屡禁不止”。在多地曝出 “二选一”的同时,美团点评集团方面并没有什么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究竟是集团的管理无能与缺陷还是默许与纵容?对此问题,截至记者发稿,美团点评方面并未回复。

  丁道师谈到,目前这种强制商户“二选一”的行为,是这两年广泛地存在于中国互联网的一种畸形的竞争模式,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在丁道师看来,美团点评出现如此密集的区域问题,透露出的是整个集团总部管理不到位。“不排除美团点评集团为了追求KPI,可能对这种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说是默许、纵容了这种行为,归根到底还是反映了美团点评管理上的缺陷和漏洞。”

  正如丁道师所言,密集出现的区域行为,或许是因为美团点评集团总部的纵容默许。或许美团点评的财报能够解释美团点评在这一问题上为何无明显作为。

  据美团点评2019年一季度财报显示,虽然其亏损在收窄,但2019年第一季度其餐饮外卖收入从上季(2018年第四季度)的110.06亿元下降到本季的107.05亿元,环比跌2.7%。2019年一季度美团点评餐饮外卖的交易金额为756亿元人民币,2018年第四季度其交易额为802亿人民币,环比下降5.7%;餐饮外卖交易笔数为16.63亿,与2018年四季度的18.32亿笔相比,环比下降超过9%。

  值得注意的是,在交易额和交易订单量双双下降的情况下,其餐饮外卖业务的佣金却出现了增长,2018第四季度为 13.15亿元,2019第一季度该项收入却微上涨至13.16亿元。

  出现这种“逆增长”的奇怪现象,唯一能够解释的就是美团点评提高了平台佣金。早有媒体报道,美团点评已经提高了平台佣金,部分地区美团外卖的佣金已经达到了26%。《商学院》记者就目前美团点评平台费用问题采访美团点评,截止发稿,也没有收到回应。

  之所以提高佣金,与美团点评核心业务遭到狙击不无关系。不同于美团点评提高佣金,2019年1月,饿了么与口碑推出“暖冬计划”,该计划一个重要举措就是降低商家费率。根据饿了么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以来,已经在多个城市降低了平台费率和配送费,费率降幅在3%左右。

  在饿了么这种强势的出击下,美团点评的外卖业务的优势已经不明显。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在不断受到多次针对“二选一”的罚款之后,美团点评依然“顶风作案”。按照互联网分析师李成东的观点,饿了么虽然无法对抗美团点评,但是至少能够拖住美团点评,让其不盈利。

  在市场份额上已经没有明显优势的美团点评,只能在商户选择上做文章。

  美团点评在Q1季度电话会议上,CFO陈少晖在回答分析师对于“用户转化”的问题时称,“在我们平台上,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用户都是在外卖业务或者是店内用餐下了第一笔订单。在一季度,其他业务的85%的用户都是由餐饮业务转化而来的。”

  这也就意味着,美团点评的其他业务,都在依赖外卖业务数据转化。如果外卖业务出现下滑,连带其他业务也会出现问题。

  自从美团点评上市以来,除了短暂的股价上扬之外,便一路走跌,至今仍然低于发行价。截止到8月2日收盘,美团点评股价为每股63.9港元,市值为3700亿,而其发行价69港元每股。在业绩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不排除美团点评为了短期业绩而放手一搏。

  事实上,就在美团点评Q1季度发布前夕,美团点评在河南商丘、永城及中牟先后因强迫商家“二选一”被立案处罚。

  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美团点评取的短暂的业绩,但是对其长期的品牌发展必然造成不利影响。

  对此,《商学院》也将持续关注。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
中国法治在线Copyright © 2002-2019 中国法治在线 版权所有
邮箱:26222935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