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治在线_中国法治在线网 > 经济

金寨收藏达人建农耕文化博物馆 经济遇困境

时间:2019-07-22 06:00

来源:作者:点击:

安徽网六安频道讯 金寨收藏达人漆威坚持收藏30年并以10000余件老旧布鞋、陶器、雕塑、农业生产工具等物件为基础,在金寨县小南京金禾体验园的帮助下,建立大别山农耕文化博物馆,如今馆藏丰富,游人如织,但他却因收藏、维修、安保等各种支出,耗光了家底,还一度欠债数十万元,如今债台高筑——

QQ图片20180731160748

义务办馆多年,“六安好人”快撑不住了

今年6月中旬,金寨县收藏达人漆威荣获2018年第一季度敬业奉献类“六安好人”,这位大别山农耕文化博物馆馆主,以自己30年不辍的坚持,把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留了下来,保住了大别山的“根”。然而,这位金寨“名人”却于7月26日给新安晚报 安徽网记者打来电话说,他苦心维护的大别山农耕文化博物馆,因家庭深陷经济危机,快要撑不下去了。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山里痴人30年收藏万余件藏品

漆威曾在金寨乡镇工作,2004年被精简下岗。喜欢摄影的他,早在1988年就开始钟情于对代表农耕文化的民间老物件的收藏,而且只收不卖,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抢救,因为这些东西正在走向消亡。他多年来走遍了大别山的村村寨寨,收藏了大量的犁、耙、水车、纺车、斗、斛、罐、盏、灯等旧时农业生产、生活器具。

漆威的祖父是革命烈士。作为一名“红三代”,他从小受到身为知识分子的奶奶的良好教育。7岁时,他亲眼目睹村里的洪家寨城被推倒,许多土房子默默消失令他感到无比痛心,从此一颗保护文化的种子便深深埋在他的心里。此后,他奔走在鄂、豫、皖交界的大别山区,足迹遍布金寨、霍山、叶集、麻城、红安、新县等数十个乡镇。甚至为了一些特殊的藏品,他可谓跑断了腿,磨破了嘴,其中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漆威的所有收藏中,绣花鞋是最多的,一共有2000多双。

30年间,漆威踏遍鄂豫皖三省十几个县区,收藏老旧布鞋、陶器、雕塑、农业生产工具等物件,还有大个头的粝子,水车,陶碗,陶壶……多达10000余件。

六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人士说,与其说漆威搞“收藏”,不如说“抢救”,他痴情搜集这些物件,是对大别山的大爱,是为了把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留下来,传下去,留住大别山的“根”,让后人记住“根”。

建立农耕博物馆供人免费参观         

为了留住这个“根”,2015年,漆威带着他的藏品入驻金寨县小南京金禾体验园,建立了大别山农耕文化博物馆,自己既是馆主,又是解说员,义务接待参观者。他说:“我用半生精力和心血换回了近万件代表大别山农耕文化的藏品,我觉得很值得。”

当年秋,漆威在该体验园老总董金合先生的支持下,建成了生产类、生活类、民俗类,及露天体验区等四部分,成为了农耕民俗的亮点之一,每年免费进馆的游人2万余人次。值得一提的是,金寨县党校组织的全国各地学习和参观的团队,已将农耕文化博物馆作为参观点之一。

如今,小南京金禾体验园已成为省级研学基地,上海、南京等地各大院校师生几年来也把这里作为学习体验地。漆威说:“金禾也是金寨乡村振兴的重要试点,我有义务要把大别山的农耕民俗文化薪火相传,让每一件物品都能唤起人们对农耕文明的记忆。”

经济困境

让馆主有点撑不住了

因为收藏品丰富有趣,省内外慕名参观者络绎不绝,人们啧啧称奇的同时,也让漆威的感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尤其是,他因忘我付出于今年6月中旬获得“六安好人”称号,可谓收获满满。不过,他因收藏、建馆、维修、安保等投入,让他如今陷入了难以摆脱的经济困境中。

原来,漆威于2004年被所工作的乡镇精简下岗。丢了工作,此后又因收藏投入与日俱增而欠了债,使他的日子举步维艰。“多年前我就因为超常的压力而生病,从那时留下的后遗症,现在他每天都需要用药物来维持。”他说。

多年前,为了缓解经济压力,他和妻子就在马路边开饭店,勉强维持生计,但手里只要一有点钱,他就忍不住进山“折腾”。收藏可谓是无底之洞,不仅耗费了所有积蓄,还一度欠债60多万。

入驻金禾体验园后,因为体验园不收门票,游客到他的博物馆参观基本上是免费的,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是在体验园拿一份工资,但这对于仍在继续进行收藏活动的他来说,新的收藏要钱、藏品修复要钱、场馆安保和消防要钱,一年下来支出不菲,虽然该体验园也给予很多支持,但一时仍难以摆脱困境。

众所周知,很多收藏界人士是以藏养藏,可漆威却是以个人之力,义务地向社会开放。他的解释就是:每一件藏品都与他血脉相通,永不分离。

漆威说:“借的钱要还利息,还要吃饭养家。前不久因为家庭其他原因,导致债主上门,真的十分着急,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漆威着急地说,他所钟爱的工作就是发扬光大农耕文化,可他感觉他在发展中走入了瓶颈。

“做乡村旅游、研学体验旅游不是一朝一夕就行的,回报期很长,体验园不卖门票是因为培育市场有个过程。漆威家的情况我也知道,困难是有必然性的,他的贷款我们也帮忙还了一些,眼下是有点悲观了。”金禾体验园董事长董金合先生表示。他说,金禾体验园也有很大的困难需要逐步解决,所以大家都要咬紧牙关继续坚守下去。“经过努力争取,我们已经被县里列为乡村振兴试点了。”他说,他们将继续争取相关支持,他对于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漆威也表示,董金合先生一直给予他极大的支持,“他对我的确是天高地厚啊!我也要多想办法,尽力咬牙坚持下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客户端记者 窦祖军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
中国法治在线Copyright © 2002-2019 中国法治在线 版权所有
邮箱:26222935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