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治在线_中国法治在线网 > 经济

跷个二郎腿,就会造成骨盆侧倾,脊椎、腰肌、神经损伤,膝关节疼痛,还会出现O型腿……看

时间:2018-05-24 14:57

来源:作者:点击:

在生活中,很多人一坐下来就不自觉地跷二郎腿。近日,有报道称,跷二郎腿会使骨盆侧倾,同时增加多种健康隐患。有网友打趣道,“看到跷二郎腿的危害后,吓得我立刻坐直了!”也有人不禁疑

在生活中,很多人一坐下来就不自觉地跷二郎腿。近日,有报道称,跷二郎腿会使骨盆侧倾,同时增加多种健康隐患。有网友打趣道,“看到跷二郎腿的危害后,吓得我立刻坐直了!”也有人不禁疑惑,只是跷个二郎腿,感觉就要半身不遂了,危害真的有那么大吗?对此,记者采访了江门市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黄新宇,请他来详细解答人们所关注的跷二郎腿的问题。

据黄新宇介绍,目前国际上并无专业的杂志论文对跷二郎腿的危害进行研究。“作为骨科医生,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跷二郎腿的危害并不大,并非像网上所传言的如‘洪水猛兽’那样,需要客观去看待。”黄新宇说,值得注意的是,跷二郎腿会造成腰肌劳损、加速膝关节老化,静脉曲张、压迫神经等伤害。

江门日报记者

李银换

答NO的问题

问题1:会造成骨盆侧倾?

答案:No!

解释:骨盆侧倾,即骨盆向侧面倾斜。骨盆的侧倾,会导致脊柱侧弯、高低肩、腿看起来不一样长。黄新宇表示,在跷二郎腿时,会造成骨盆的暂时性倾侧,但这是一过性的,不跷二郎腿时即可恢复正常。单纯跷二郎腿,要造成骨盆侧倾的话,需要长时间强迫性体位,才有可能这样。

问题2:会形成O型腿?

答案:No!

解释:“跷二郎腿造成O型腿的可能性不大。”黄新宇表示,跷二郎腿时,上位腿膝关节外侧的韧带收到持续的牵拉,膝关节外侧间隙增宽,内侧间隙变窄,压力相对增高,理论上说可以促进O型腿的产生,但是,实际上这种力量是非常小的,担心跷二郎腿形成O型腿也是多余的。

问题3:会损伤神经?

答案:No!

解释:腓总神经是坐骨神经主要分支之一,压迫、牵拉、摩擦、外伤等,都容易伤及腓总神经。黄新宇表示,跷二郎腿时,膝盖处于弯曲的姿势,腿部长时间交叠在一起,会压迫下肢神经,造成肢体麻木,对其有一过性损伤,但对于正常人来说,若腿脚感到麻痹,肯定会改变体位,因此基本不会造成神经永久性损害。

答YES的问题

问题4:会损伤腰肌和脊椎?

答案:Yes!

解释:跷起二郎腿时,使骨盆一过性侧倾,从而造成腰前倾代偿,容易弯腰驼背,造成腰椎、胸椎压力分布不均。此时骨盆会带动脊椎旋转,造成肌肉拉伸,导致脊椎左右两边的软组织被动失去平衡,久而久之,容易带来腰背部肌肉疲劳、酸痛,甚至可能造成脊椎扭曲或侧弯,而这并非一过性的,而是积累下来长期的伤害。

问题5:会导致膝关节疼痛?

答案:Yes!

解释:膝关节长时间保持扭曲状态,会导致关节疼痛,增加膝关节的压力,加快关节的老化,可能会提前出现骨性关节炎,尤其是原本有关节疼痛的患者,更要避免弯曲、扭转关节。

问题6:双腿容易有静脉曲张?

答案:Yes!

解释:据了解,跷二郎腿时,一侧膝盖顶在另一条腿的腘窝处,让血管受到压迫,影响腿部血液循环,久而久之,容易造成静脉曲张或下肢深静脉血栓,特别是已有下肢静脉曲张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如果跷二郎腿,易造成症状加重。黄新宇提醒,对于已经有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还有肥胖、血酸高、血脂高等人群,千万不要跷二郎腿。跷二郎腿很容易导致症状加重或者诱发该疾病。

终极问题

就是喜欢跷二郎腿,怎么办?

答案:跷二郎腿时应两腿交替。

解释:在一家外企工作的白领小宝,平时一坐下来,基本上都会跷二郎腿,她认为这是很舒服的坐姿。在了解到跷二郎腿的危害时,她不禁担心,短时间若不能改掉这个习惯,该如何是好?小宝的担忧,也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那么,对于爱跷二郎腿的人,怎样才能降低伤害呢?

对此,黄新宇为市民支招。他建议,跷二郎腿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姿势方面,跷二郎腿时两腿可交替,不要只跷一侧。另外,两腿不要夹得太紧,腰部最好靠着椅背,以减少腰椎压力。此外,正常端坐时,大腿与小腿呈90度角,让双腿处于放松状态为佳。每坐1个小时就应起身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做过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禁止跷二郎腿,以防髋关节脱位。

医生名片

黄新宇:

江门市人民医院骨外一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南方大学兼职教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从事骨科工作二十余年,曾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进修,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创伤骨科、手外科、显微外科方面有一定特长;获3项市二等科技成果奖。

中国财经新闻网

李雷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email protected]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
中国法治在线Copyright © 2002-2019 中国法治在线 版权所有
邮箱:26222935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