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四川新闻网成都4月11日讯(记者 李丹)为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贯彻落实“成都人才新政12条”,促进新经济企业发展,提高新经济企业各类人才的本地获得率,4月11日下午,由成都市人社局、市人才办、市新经济委、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团市委联合举办,成都大学、市人才市场共同承办的成都 “独角兽”企业推介引才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成都大学举行。
成都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成都人才新政12条”,提高新经济企业各类人才的本地获得率,搭建新经济企业和各类人才的沟通对接平台,让企业找得到人才,让人才找得到好工作。参加此次启动仪式的22家企业,涉及新零售、新媒体、智能硬件、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共享等多个领域。22家企业共提供研发类、技术支持类、运营类、财务类、市场销售、综合管理等400余个岗位。
成都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独角兽”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注册成立不超过十年、具有法人资格、获得过私募投资且未上市、估值超过十亿美元的企业。这类企业具有创新能力强、成长周期短、成长跨度大的暴发性增长特点,代表经济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向,是新经济的发展引擎和引领变革的代表性群体。
据悉,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独角兽”企业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在去年出台的“产业新政50条”中,明确提出“鼓励企业家依托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平台等资源创新创业,积极培育‘独角兽’企业”,并且从人才集聚培育、技术创新供给、金融供给支撑、优化产业生态等方面都提出了有利于‘独角兽’企业产生和发展的意见。为更好服务新经济企业,培育“独角兽”企业,成都市在全国率先成立新经济发展委员会,聚焦发展新经济“六大形态”,构建新经济“七大应用场景”,推进由“政府给优惠”向“给机会”转变,着力培厚新经济发展的市场沃土;出台了推进数字经济、流量经济、智能经济、共享经济、绿色经济发展和现代供应链创新应用的配套政策,制定实施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规划建设“独角兽岛”等发展载体,设立100亿元新经济发展基金,为新经济企业发展提供精准的政策支撑。2017年,成都新增新经济企业3.3万户,增长57.9%;新增科技型企业2万家,新经济总量指数居全国第4位,成都正逐步成为新经济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力争到2020年,全市新经济“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7家,潜在“独角兽”企业60家以上。
成都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启动仪式结束后,4月12日至4月16日,“独角兽”企业进校园推介引才活动还将在电子科技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举行,活动主办方将按照企业实际需求,结合各高校实际情况,分别组织1—3家“独角兽”企业到各高校以沙龙或会议形式进行企业宣传和形象展示,现场与大学生进行交流。
同时,成都人才网将同步开展企业线上招聘活动,在2018“‘蓉漂’人才荟”——青年人才系列招聘会(4月28日)和2018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人才交易会(5月19日)上还将设立成都“独角兽”企业青年人才招聘专区,年底前,还将陆续组织有意愿的“独角兽”企业到其他在蓉高校开展校园招聘活动。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