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新闻配图
凤凰国际iMarkets讯 北京时间2月1日,彭博经济学家陈世渊与彭博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欧乐鹰撰文称,中国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经济转型的成败与否,亦即从工业主导转向服务业主导,从投资主导转向消费主导,从增加劳动力或资本投入转向提高生产率,赶走雾霾还人们一片蓝天。为衡量转型进展,彭博经济研究全面汇总了一系列新经济指标。
结果显示,不过积极信号还是多于负面信号。不尽人意的方面包括,从投资和出口向消费的转型步伐在2017年有所放缓,国企投资超过私人支出。
中国总体实际活动指标筑底中?
彭博实际活动指数显示,过去三年,新经济增速平均超出传统经济约5个百分点。11月新经济指数同比增长11.3%,传统经济指数增长2.3%。新经济指标衡量的是服务消费、高附加值和私有部门产出、清洁能源。传统经济指标则衡量传统投资、低附加值和国有部门产出、传统能源。
中国新经济指数变化不大
万事达卡财新BBD新经济指数显示,截至2017年末,“新经济”规模已占到中国经济总量的30%左右,略低于前一年的32.5%,与过去几年相比几乎没有变化。该指数将“新经济”定义为信息通信技术、生物医药、高端制造、新能源、文化娱乐等10个行业。它基于招聘信息、新公司注册信息、风投和专利权等互联网信息。
消费上升, 投资下降,出口趋缓
据彭博经济研究估计,消费在GDP中所占比重从2010年的48%上升到2017年的54%,投资占比从48%下降到44%,净出口占比从4%下降到2.2%。尽管如此,有迹象显示2017年经济再平衡的速度可能放缓--彭博经济研究的计算显示,2017年消费占比上升0.3个百分点,低于2016年1.8个百分点的增幅。
与印度70%,欧元区75%,美国逾85%的水平相比,中国消费占GDP比重仍有很大上升空间。
中国零售销售和投资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
从月度数据来看,零售销售与固定资产投资也呈现出同样的趋势,消费自2016年中期以来一直快于投资增速。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消费上升动力来源于工资还是信贷和财富效应呢?若为工资则可持续,后者则不然。2017年,家庭部门的银行贷款增长21.4%。
服务业和工业对GDP的贡献
第二产业大幅下滑,第三产业迅猛增长
从供给侧看,服务业增速在超越制造业。截至2016年,美发、会计等服务占GDP的51.6%,高于2007年的42.9%。铆钉机、钢厂及其他工业占比相应下降。服务占比上升部分反映了金融活动的活跃,这一点不可持续。2015年GDP基期调整亦对此影响显著,大大提高了服务业占比。
在美国,服务占GDP的80%,日本占70%。对比来看中国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如上图,趋势和机会都在变化中,把握顺势周期,对固定资产、金融投资相关的方向可能有借鉴作用。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