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层层叠叠的高楼大厦,密密麻麻的人群车流,这可能是城市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城市孕育着现代文明,滋养着人造文明。与城市文明相对的是乡村文明,乡村文明是一种自然文明,在这里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熏陶,能够感受重新发现和观察社会。我们很难说,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孰轻孰重,事实上,二者互为介质,二者互相影响,共同谱写着文明建设的乐章。
乡村文明为城市文明提供动力。纵观各大城市的发展过程,不难看出很多著名的城市都是在农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就比如巴黎,上海,深圳等。乡村为城市提供了补给,同样也提供了文明的养分。一方面,乡村向城市输出了土地、人才等各种各样的物质资源,保障了城市了空间拓展和人力供给,为城市文明的建设添砖加瓦,固本强基。另一个方面,乡村文明传达给城市更重要的是精神的补充和沉淀。鲁迅先生脍炙人口引人深思的文学创作是受乡间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贾平凹笔耕不辍的源泉也正是秦岭周边乡间文明所给的灵感。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科学创新,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事,无论身处大都市的繁华还是纷繁嘈杂,都能够从乡村文明中汲取自然的力量,能够感受到最真实的生存状态和教育状态,能够体味到最质朴的情感和最深沉的召唤。
城市文明是乡村文明的拓展。追根溯源,人类最开始以乡村为据点,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多,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和延展,城市初见雏形,也可以说城市文明是乡村文明的补充和延展,但又并不趋同。城市文明体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便捷繁华的生活,是全面精准的服务,是包容兼济的社会。同样的,城市文明的发展反哺乡村文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为乡村治理发展提供了借鉴,可以根据城市的产业优势和结构特点以此为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发展多种产业,可以根据城市公共管理的技巧和方法,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实现多元共治,也可以在城市提升城市形态,打造优美城市的启示下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还可以像城市那样挖掘和提炼村居文化,打造村居文化品牌。如此种种,让城市文明致力于乡村振兴。
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是两种不同的文明,其折射面和表现力不同,影响力和辐射度不同,但是两种文明各具形态,各有特色。正所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人造文明和自然文明都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文明的核心力量,理想的生活状态应该也是需要在两者间自由游走的,只有这样才能共谱乐章,共写华章。
相关资料
2021国考申论技巧:巧用影响分析法让分论点更出彩
分论点作为文章的主体内容,往往体现我们个人的论证能力以及我们的文学素养,但是很多同学最大的感受便是没话可说。论证分论点的时候却不知道该写些什么、该如何去写,写完分论点段旨句后如何更巧妙地引出案例?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巧用影响分析法,是一种很好的论证方式。
先来看几个示例:
例1:
分论点:新机遇,这是最好的时代,“互联网+”让生活更美好。
分析:2015 年是“互联网+”的元年,互联网+战略的提出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互联网成为新业态的“铸造器”,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让千千万万的创客应运而生,让亿万人的梦想照进现实,让草根创业蔚然成风;互联网成为新生活的“催化器”,随着互联网与一切的结合,互联网向着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迈进转型,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旅游,互联网+社区服务,让生活更智慧,让社区更便捷,互联网改变了生活,让生活充满活力;互联网还是新政务的“连接器”,通过智慧城市,城市服务无孔不入,从违章查询、智慧公交、生活缴费、医院挂号、政务公开,拉近干群关系,让政府服务更接地气,可以说,互联网给生活增添了新翅膀,让生活更多彩。
阅读全文
21世纪人才网、 国家公务员成绩查询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