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教师招聘高频考点:教育与生活关系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杜翔宇
在学习教育理论的知识的时候,有的人对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总是区分不开,对于这部分就在做题的时候经常会丢失一些分数,涉及到的比较爱考得人有杜威、陶行知和斯宾塞,今天我们就进行简单的区分。
其实对于他们的观点本身是跟他们当时所处的历史是有一定的关系的,首先英国处于工业革命前后,英国一直学习的是文法,拉丁文,逻辑等与生活实际相差比较远的知识,而且追求华而不实的外在形式,斯宾塞本身对这种情况比较反对,他认为这种学习对于人的发展是不利的,所以针对这种状况,他认为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学习的真正的科学知识,而且培养有用的人才,所以他提出应该学习与生活实际比较接近的知识,这样才能以后更好的生活,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由此,他提出了“教育预备说”,他认为教育是为完美生活做准备。
对于杜威来说,由于杜威本身是比较批判传统教育,他反对赫尔巴特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因为当时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这时候物质财富的发展造成人们对精神财富的追求减少,教育就脱离开社会生活,这时候杜威认为教育应是生活的必须,理想的教育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在生活中发展,这样子才能真正促使儿童本身的到发展。
陶行知的思想收到杜威思想的影响,但是他根据中国的实际进行改变,因为对于中国来说,当时是农业大国,对于教育水平和经济水平本身就跟美国有差距,这时候陶行知认为“过什么生活就受到什么样的教育,受什么样的教育,就过什么样的生活”,通过这种做法,能够用生活来教育学生,让学生能够用在生活中学到的知识更好的改造生活。除了上述杜威和陶行知的观点有区别外,杜威强调“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而陶行知也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改变,改变成“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通过这样改变,能够更加适应中国的国情。
综上斯宾塞强调“教育预备说”是为完美生活做准备,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强调的是教育适应生活,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指的是教育改造生活说。
中公讲师解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公教师考试
回复“教育理论”即可查看教师考编两学各章节练习题
回复“视频示范”查看各学科视频示范!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