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本报讯(记者李丰)“要不是因为精准扶贫大数据支撑平台的帮助,爸爸要打工很久才能凑出我的学费!”6月10日,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中心广场上,大二学生护理系11班王扣莲告诉记者。
去年,王扣莲考上了这所学校的护理学专业,不过每年3000多元的学费却让她父亲犯了难。就在这时,王扣莲收到学院发来的短信,告知学校将免收学费。原来,该校正是通过贵州“精准扶贫云”系统平台,获取贫困生数据。
王扣莲的例子不是个案。近年来,通过推进“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贵州在推进教育精准扶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发展公平上有了显著进步。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育扶贫,为贵州省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实现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和质量提升提供了范式。目前,系统数据已实现与公安、扶贫办、民政等部门数据共享互通,入学前将名单自动推送到学校,精准识别,保证扶贫对象正确。
在铜仁市建设的“中国西南教育大数据应用中心”,不仅收录上百万条各类题库、课件、视频等资源,还提供如教育网络直播、录播等远程教育应用。通过信息化手段让远隔数百公里的师生、教育部门跨越时空的限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区域发展”与“城乡一体化”,从而提升贫困地区孩子的受教育水平,填补城乡差距所产生的“数字鸿沟”。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