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治在线_中国法治在线网 > 法治

六合区:普法宣传接地气 法治观念入人心

时间:2020-08-05 16:45

来源:作者:点击:

  原标题:六合区:普法宣传接地气 法治观念入人心

  铸品牌、创特色 构建“大普法”格局

   率先推行“谁执法谁普法”机制、探索“1+1+3”乡村治理模式、打造法治农民画品牌……近年来,南京市六合区狠抓重点求突破,创新举措谋实效,保障“七五”普法工作落细落实,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七五”普法启动以来,六合区整合9个街镇40余个职能部门创新普法模式,搭建联动宣传平台,相继推出“18”法律广场与“法治文化进村居”“法治建设走基层”“法治随行”等宣传举措。积极响应号召,在全市率先出台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实施办法。结合“以案释法”“媒体公益普法”“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等制度落实,制定重点单位普法责任、部门年度联动宣传事项以及普法月历表“三项清单”,推动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政协支持、社会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格局。今年上半年,六合区联动构建“法治111”服务体系,主动靠前服务企业,打通疫情影响下制约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在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走在全市前列。

   为了让普法宣传被群众“喜闻乐见”,该区不断探索创新普法方式载体,切实增强法治宣传社会效果。针对青少年普法,该区首创校车安全与普法“联姻”方式,5年来在全区中小学开展各类普法活动800余场次,受教育青少年达6万余人次,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同比“六五”期间大幅下降。面对农村普法这一“老大难”问题,该区积极把普法工作融入创新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全过程,推广“周周有约·法润万家”乡村行普法模式,将法治宣传、法律服务和法治实践相结合,在探索“1+1+3”现代乡村治理模式中发挥重要作用。2020年,六合区“党建引领、网格为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助力乡村治理”入选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十大“最佳案例”。注重发挥文化的引领和熏陶功能,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和法治文化活动,加快培育法治信仰,引领人们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律。开展“一街一镇一品”法治文化阵地创建,率先启动“冶山特色法治文化小镇”建设;建有黄岗法治文化公园、程桥桂花法治文化广场等15个省、市级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联动打造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中心、宪法宣传教育馆、禁毒宣传教育馆以及国家安全教育馆等宣传阵地。与此同时,该区打造特色文艺作品,不断放大法治农民画品牌效应,在全区范围内先后组织农民画家创作宣传普及宪法、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以及反邪教等知识的法治农民画作品,并举办专题展览。“七五”普法期间,全区共征集法治书画作品1500余幅、各类法治文艺剧本100余部。 徐宝平 朱正香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
中国法治在线Copyright © 2002-2019 中国法治在线 版权所有
邮箱:26222935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