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治在线_中国法治在线网 > 法治

全面推动新时代光明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时间:2019-01-30 09:42

来源:作者:点击:

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光明区2018年纪检监察工作综述

2018年,在市纪委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光明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忠诚履职、真抓实干,不松劲、不停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的明显成效。

一是坚守政治定位,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层层压实。协助区委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探索研究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履行标准。全年协助党委开展谈话提醒149人次,信访约谈、函询19人,全年共审核2934人次党风廉政意见。协助制定区委巡察工作三年规划,全面铺开区委第一轮巡察,完成对3个区直单位、1个街道的巡察,发现问题74个、问题线索5条。二是抓实监督首要职责,监督体系不断完善。扎实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完成光明区纪委、监委组建,与区检察院、法院建立法法衔接工作机制,推动监察向国企、医院拓展延伸。日常监督持续深化,初步组建3个派驻组,微信公众号优化升级,廉政监督服务卡广泛应用,相关工作经验被新华网、人民网等多家网络媒体转载。建立个人廉政档案电子系统,推动个人档案与执纪监督工作融合。累计完成光明科学城建设等219项区重点任务监督工作,率先在全市开展首轮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开展专项审计监督,全年共完成政府投资项目审计208个、财政收支审计12项,发现问题43个,查出管理不规范问题涉及金额0.82亿元,提出审计建议36条。三是驰而不息正风肃纪,纪律作风持续好转。运用“四种形态”处理86人次,“四种形态”分别占比65%、11%、19%、5%,“倒金字塔”结构分布愈发明显。全区各级党组织共开展谈话提醒1110人次,对自2017年以来受到诫勉以上处理的23名干部(含2名处级干部)及其所在单位负责人进行回访监督。开展责任调查14起,问责3个单位3人次,查处并通报2宗2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严肃光明行政区筹备风气,实现零上访、零违纪、零有效投诉,受到市风气监督组的高度肯定。四是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全年共初核线索106宗106人,同比上升30.9%;查处党纪政务案67宗67人,同比上升17.5%;给予党纪政务处分及组织处理42人。在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领域立案9宗,率先打掉全市公安系统基层“保护伞”1个。严肃查处了一批行政执法、安全生产监管等领域的窝案。扎实开展公共管理辅助人员“微腐败”综合治理,相关经验被《中国纪检监察》《南方》《党风》等杂志及市纪委“廉正直击”栏目专题报道。五是创新纪律宣传教育,预防腐败的防线越扎越牢。扎实举办光明区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和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培训班,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先后两次作党章党规党纪教育辅导。充分发挥电视、平面、网络、微信等媒体做好纪律教育学习月宣传工作,打造“凤凰空间”,开展特色宣教活动,召开警示教育大会、打造特色廉政文化长廊、到监狱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等,推动纪律教育入脑入心。六是强化自我监督,打造让党放心、人民信赖的纪检监察铁军。通过抓作风、抓本领、抓规范不断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履职能力,破解基层纪工委办案难题,全年6个街道共立案54宗,同比增长170%。组织签订《纪检监察干部业余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行为规范承诺书》,对2宗反映纪检监察干部信访举报线索进行初核审查。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着力打造光明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光明区2019年纪检监察工作重点

2019年,光明区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和省市纪委全会、区委一届二次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为光明区着力打造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提供坚强纪律保证。

一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守政治机关定位,协助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抓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落实,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一起探索制订好履行标准。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开展作风整顿专项行动,将作风问题作为审查调查的必查内容,严查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二是保持正风反腐的高压态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加强执纪审查工作,突出重点削减存量、零容忍遏制增量。开展“微腐败”综合治理和廉政风险集中排查,围绕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严查刁难企业、“吃拿卡要”等损害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扫黑除恶”打击保护伞。强化宣传教育,开展多种形式讲求时效的廉洁教育预防,把光明打造为“廉洁立方体”。三是做实做细监督首要职责,完善“四个全覆盖”的监督格局。健全完善立体化监督体系,高质量开展区委首轮巡察,推进巡察全覆盖,推进纪律、监察、派驻、巡察监督协调衔接,消除权力监督的真空地带,让监督不留死角、没有盲区,让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监督的环境下工作生活。四是扎实有序推进监察体制改革,进一步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持续推进监察体制改革,把增强对公权力和公职人员的监督全覆盖、有效性作为着力点,加快推进监察监督向街道、社区以及国企、医院覆盖延伸,强化纪法贯通、法法衔接,提升反腐败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五是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要求,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坚持依规依纪依法履行职责,严格执行监督执纪工作规则,把执纪执法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坚决防止“灯下黑”,始终经得起磨砺、顶得住压力、打得了硬仗,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

省委《南方》杂志等刊登光明区整治基层“微腐败”工作成效

按语:光明区扎实进行“微腐败”综合治理的做法和成效,受到上级领导机关的重视和关注。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中国纪检监察》、省委《南方》、省纪委《党风》杂志和市纪委信息刊物等都对此进行了报道。现将《南方》杂志的报道摘转如下:

深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张子兴多次强调,要继续加大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排查力度,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光明区委书记王宏彬表示,对“微腐败”问题,各级要深刻吸取教训,加强廉洁自律教育,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一个时期以来,光明区纪委监委按照“打、堵、疏”相结合的思路,扎实推进公共管理辅助人员“微腐败”综合治理,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全年共受理核查线索154条,核查率100%,立案审查62宗62人。

“打”的方面,切实加强基层执纪审查力量,建立投诉举报新机制,对“微腐败”现象,冒头就打。增强基层纪工委力量,不断充实各街道纪检监察队伍力量,各街道纪检监察部门工作力量相比上年增加了20%。区纪委监委多次组织开展全口径执纪审查工作业务培训,破解街道纪工委“不敢办案、不会办案”的难题。加大基层线索排查和执纪审查力度,下放一批案件线索至街道纪工委,由区纪委监委和街道纪工委齐抓共管。

“堵”的方面,深入调研分析“微腐败”的深层次原因,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联合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探索建立具体的、可操作的主体责任落实履行标准。探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新途径,深入落实三级领导挂点服务企业机制,推动各单位参与“千员服务万企”行动,避免中小企业因信息不对称产生“花钱办事”而滋生“微腐败”的不良现象。

“疏”的方面,加强教育管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增强公共管理辅助人员职业荣誉感、幸福感。针对人员群体整体待遇偏低、晋升空间狭窄,对本单位和本职工作存在着“游离感”等情况,通过开展精准警示教育、探索完善薪酬待遇标准、试点开展“培英计划”、建立队伍提升保障机制等方式,不断提升这类人群的职业认同感和获得感,构筑“不想腐”堤坝。(本栏撰文 郭实华 李慧玲)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
中国法治在线Copyright © 2002-2019 中国法治在线 版权所有
邮箱:26222935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