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人民网成都5月9日电(王洪江)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七五”普法规划、省市党代会精神以及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不断推进四川省成都市依法治市工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持续创新开展法治文化和法律法规宣传,积极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由四川省成都市司法局、成都市国资委和成都轨道集团联合打造的西部首个法治文化主题列车“法治号”,于5月9日从成都地铁2号线成都行政学院站缓缓驶出,与市民乘客正式见面。
创新法治文化宣传 打造西部首个法治文化主题列车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国家“七五”普法规划指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对于服务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化法治成都建设,让法治成为城市最显著、最核心的竞争优势,着力构建法治良序,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7年,成都轨道集团按照四川省成都市司法局、市国资委要求,积极申报创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示范项目。申报项目获批后,成都轨道集团高度重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工作,迅速制定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方案》,将“法治号”主题列车打造作为建设法治文化阵地的重点工作。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精心打造,5月9日,“法治号”在地铁2号线首发上线,将法治成都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地铁车厢中进行浓缩提炼,并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传递给市民乘客,成为传播法治文化和法治精神的一道移动风景线。
创意入脑入心 生动诠释“法治成都”内涵
据了解,“法治号”主题列车以“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法治成都让生活更美好”为主旨,多维度进行创意诉求,生动诠释“法治成都”与市民生活的关系以及带给市民的切身利益,倡导每个市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共同维护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
步入成都地铁“法治号”主题列车车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简洁明快的创意海报:以竹子隐喻做君子守法,红绿灯寓意出行,诠释“法治成都,让出行更文明” ;用美满的家庭、温暖的笑脸、“福”字为元素,诠释“法治成都,让家庭更美满”;以竹子做成的伞为国宝大熊猫遮风挡雨,让大熊猫健康成长,巧妙诠释“法治成都,让环境更秀美”的内涵,以入脑入心的方式向市民乘客传递法治与民生息息相关,法治就在身边的观念。
地铁车门处的创意则更为精妙,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创作的门神,分列车门两边,生动诠释了“法治守护每一扇通往幸福的大门”的深刻含义,让市民乘客真正理解“尊法享公正,学法讲秩序”、“守法不越界,用法护权益”的法治精神。
而在列车座位处,“无论你身居何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尊老爱幼守秩序,法治成都更文明”等宣传贴画,一语点破法治要义,号召市民共同维护法治文化氛围。
创新宣传方式 建设法治文化重要阵地
成都地铁2号线总长42.3公里,日均客流100余万人次,沿线串联起市区和龙泉驿区、犀浦镇,途经天府广场、人民公园、春熙路、火车东站、茶店子客运站等人流密集区。“法治号”主题列车的上线,将广大市民在日常搭乘地铁出行的同时,近距离接受法治文化熏陶,感受法治精神,不断提升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起到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奉法者强则国强,法治建设永远在路上。今后,成都轨道集团将把地铁载体作为法治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持续创新开展法治文化和法律法规宣传,为广大市民提供丰富的法治文化产品,不断推进成都法治文化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实现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持续贡献力量!
分享到:
(责编:罗昱、高红霞)(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